移石斋

Sunday, February 24, 2013

CSO现场(118, 119):特里斯坦


Feb.21
Wagner Tristan and Isolde, Prelude to Act I
Wagner Tristan and Isolde, Act 2

Esa-Pekka Salonen > conductor
Linda Watson > soprano (Isolde)
Stefan Vinke > tenor (Tristan)
John Relyea > bass (Marke)
Michelle DeYoung > mezzo-soprano (Brangäne)
Sean Panikkar > tenor (Melot)
Daniel Eifert > baritone (Kurwenal)

Feb.24
Beyond the Score
Wagner: The Tristan Effect

Esa-Pekka Salonen > conductor
Gerard McBurney > creative director
Bradley Armacost > actor
Francis Guinan > actor
Ora Jones > actor
Michelle DeYoung > mezzo-soprano
John Goodwin > piano

      时隔四年,再次在芝加哥听《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这次不是在歌剧院,而是CSO。不是全剧,而是序曲和第二幕。接下来的Beyond the Score系列,讲的就是这部歌剧,我感觉前面的演出其实更像是后面BS的暖场。
      McBurney这次的主题围绕著名的”特里斯坦和弦(Tristan Chord)展开,以该和弦的出现揭示瓦格纳音乐的现代性,以此为起点,瓦格纳开创了整个现代音乐之先河。 特里斯坦和弦打破传统的调性和谐,甚至与20世纪的无调性音乐都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从这个创新的和弦中,孕育生发了无数种可能性,从而改变了传统音乐的发展方向。
      中间段落则表现瓦格纳在创作这部歌剧期间的情感纠葛。McBurney似乎试图证明,瓦格纳在特里斯坦中加入了相当多的自传因素。怪不得我们在歌剧中感到明确的情欲与价值体系之间的冲突,原来瓦格纳本人面临的正是这样一个问题。时隔四年,我仍然被瓦格纳交代不清的情欲因素所困惑,我总觉得,那种过于炽烈的爱情表白,虽然可以用春药来解释,但无法用这个解释来支撑其合理性。当然,也许“合理”正是现代的一切所要抛弃的。
      最后的段落,主要是突出这部歌剧对19世纪及20世纪的巨大冲击。我很喜欢把特里斯坦和弦与那些从它那里展开的和弦放在一起演奏,一下子,在德彪西、贝尔格、斯克里亚宾等等的身上,都清晰地印上了瓦格纳的影子。
      这次的BS和以往不同,全长一个半小时,因为不可能演奏整部歌剧,所以这一个半小时全部用来解析,而不是分上下半场。McBurney力图把瓦格纳音乐的学术性和思想性做通俗性表达,这种尝试很值得鼓励。本场对光、图像等视觉效果的运用,又达到一个新层次,显示BS团队日趋完善,分工更加专业了。

Labels: ,

Monday, February 18, 2013

CSO现场(117):Ohlsson的拉三很克制



Dvorák The Water Goblin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 3
Sibelius Symphony No. 1

Sir Mark Elder > conductor
Garrick Ohlsson > piano

      Mark Elder很少演出德奥系的作品,至少我听他的这几年如此。前两年他更多热衷的是英国现代音乐,最近开始向俄罗斯、东欧、法国及北欧作曲家倾斜。今天的曲目是他第二次选择德沃夏克的晚期作品,而且同样是取材于童话的交响诗。《水妖》的故事其实一点也不优美,甚至透着股子邪气。水妖淹死个女孩,绑架人家当压寨,生了个娃。夫人有天想回家看看妈,过时未归,水妖上门要人,女孩不愿回水寨,惹得妖精怨怒大发。一场雷雨过后,女孩家人开门,看到台阶上躺着娃,身首异处。故事很精心动魄,德沃夏克也极为强调交响乐的叙事性,每个段落都很容易懂。
      演奏拉三的Ohlsson,今年已经65岁。1970年他拔得肖邦钢琴大赛头筹,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美国人。不过此后声名似乎一直一般,没有大红大紫。今天的拉三,弹得很有想法。这首曲目最容易弹得激情澎湃,流光四溢。但Ohlsson似乎有意不这样处理,他极为克制,很多时候甚至阻遏着流畅性,让音乐变得更像是在沉思,尤其是大段的独奏段落,有些滞缓,即使是跳跃也略显沉重。这种处理的好处是,到了最后激情段落,可以放得很开,有沉稳的力度。Ohlsson的表演姿态也非常沉静,没有多余的身体语言,更没有夸张的表情。我喜欢这种有厚度的演奏家。
      西贝柳斯第一,介绍上说深受老柴影响,我怎么没听出来?我只觉得非常有异国情调。

Labels: ,

Wednesday, February 13, 2013

CSO现场(116):初闻休伊特




Bach French Suite No. 6
Bach Toccata in D Major
Debussy Pour le piano
Bach French Suite No. 5
Ravel Le tombeau de Couperin
Debussy Clair de lune from Suite bergamasque [ENCORE]

Angela Hewitt > piano

      作为当代巴赫键盘乐最重要的诠释者,安吉拉·休伊特的大名早就听过,但是一直没有机会找她的唱片来听。这个演出季,休伊特是钢琴系列的演出者之一,很早我就盯着了,她的票一出来,马上就订。倒是没有想到,这天(2月10日)正好是农历大年初一。
      休伊特的巴赫果然有自己的特色。今天带来的法国组曲第五第六,和D大调托卡塔,皆巴赫青壮年之作,休伊特的表达,重在明快亮丽。她的巴赫没有沉郁,也毫不机械,很有一种女性气质的活泼。她是那种喜欢将巴赫个性化的演奏者,不过并没有个性化到古尔德的程度,仍然在抒情中透着严谨和张弛有度。我并不确定自己十分喜欢这样的巴赫,但没有关系,深度并非评价巴赫演绎者的唯一标准,能够在众多诠释中,找到“明亮”这样一个特质,也相当难得了。
      相对而言,她今天对法国印象派的演奏更让我惊喜。无论德彪西还是拉威尔,休伊特把那种流动的情绪表达得十分饱满。也就是听到这里,我才清楚地认识到她对巴赫其实已经多么克制了。《库普林之墓》尤其精彩,那种精巧的密度和巴洛克音乐颇有呼应之处。
       看了介绍,才了解创作于一战期间的《库普林之墓》有着多重意义,一是对战争中创痛与伤逝的追思,二是对法国巴洛克音乐的敬意(法国巴洛克作曲家库普林也用tombeau的形式追悼逝者),三是在绝望和虚无的年代试图接续法国文化和精神的传统。自然,在这多重意义中,德意志正是法兰西的那个他者。而相对于法国巴洛克,最大的那个他者不正是巴赫么?休伊特把巴赫与拉威尔结合在一起,是否正是出于这一层历史感?

Labe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