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O现场(118, 119):特里斯坦
Feb.21
Wagner Tristan and Isolde, Prelude to Act I
Wagner Tristan and Isolde, Act 2
Esa-Pekka Salonen > conductor
Linda Watson > soprano (Isolde)
Stefan Vinke > tenor (Tristan)
John Relyea > bass (Marke)
Michelle DeYoung > mezzo-soprano (Brangäne)
Sean Panikkar > tenor (Melot)
Daniel Eifert > baritone (Kurwenal)
Feb.24
Beyond the Score
Wagner: The Tristan Effect
Esa-Pekka Salonen > conductor
Gerard McBurney > creative director
Bradley Armacost > actor
Francis Guinan > actor
Ora Jones > actor
Michelle DeYoung > mezzo-soprano
John Goodwin > piano
时隔四年,再次在芝加哥听《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这次不是在歌剧院,而是CSO。不是全剧,而是序曲和第二幕。接下来的Beyond the Score系列,讲的就是这部歌剧,我感觉前面的演出其实更像是后面BS的暖场。
McBurney这次的主题围绕著名的”特里斯坦和弦(Tristan Chord)展开,以该和弦的出现揭示瓦格纳音乐的现代性,以此为起点,瓦格纳开创了整个现代音乐之先河。 特里斯坦和弦打破传统的调性和谐,甚至与20世纪的无调性音乐都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从这个创新的和弦中,孕育生发了无数种可能性,从而改变了传统音乐的发展方向。
中间段落则表现瓦格纳在创作这部歌剧期间的情感纠葛。McBurney似乎试图证明,瓦格纳在特里斯坦中加入了相当多的自传因素。怪不得我们在歌剧中感到明确的情欲与价值体系之间的冲突,原来瓦格纳本人面临的正是这样一个问题。时隔四年,我仍然被瓦格纳交代不清的情欲因素所困惑,我总觉得,那种过于炽烈的爱情表白,虽然可以用春药来解释,但无法用这个解释来支撑其合理性。当然,也许“合理”正是现代的一切所要抛弃的。
最后的段落,主要是突出这部歌剧对19世纪及20世纪的巨大冲击。我很喜欢把特里斯坦和弦与那些从它那里展开的和弦放在一起演奏,一下子,在德彪西、贝尔格、斯克里亚宾等等的身上,都清晰地印上了瓦格纳的影子。
这次的BS和以往不同,全长一个半小时,因为不可能演奏整部歌剧,所以这一个半小时全部用来解析,而不是分上下半场。McBurney力图把瓦格纳音乐的学术性和思想性做通俗性表达,这种尝试很值得鼓励。本场对光、图像等视觉效果的运用,又达到一个新层次,显示BS团队日趋完善,分工更加专业了。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