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石斋

Wednesday, April 17, 2013

CSO现场(126):巴赫·波士顿



Bach Mass in B Minor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Riccardo Muti > conductor
Eleonora Buratto > soprano
Anna Malavasi > mezzo-soprano
Saimir Pirgu > tenor
Adam Plachetka > bass-baritone
Chicago Symphony Chorus
Duain Wolfe > chorus director

      生命中总是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链接。
      上一次听巴赫的大型声乐作品,是两年前的波士顿。我在哈佛燕京查资料,抽空买到BSO一场演出,是巴赫的马太受难。当时的指挥是日本人铃木雅明(Masaaki Suzuki)。开场时铃木借“受难”一名,将本场演出献与刚刚发生的日本海啸的受害者,并提议全体起立,为死难者默哀。我记得,那时候因为赶上一年一度的国际马拉松,波士顿旅馆价格超贵。
      昨天(4月16日)是穆蒂指挥芝交演出巴赫B小调弥撒的最后一场。演出前穆蒂同样借助“弥撒”的主题,向波士顿415马拉松爆炸案中的受害者致哀。同样,全体观众和演员,为死难者起立、沉默。当时我还不知道,三位确认的死者中,竟有一位中国留学生。
      更为吊诡的是,就在最近,我初步确定,未来的一年大概会在波士顿度过。
      以这种沉重的方式,巴赫,我,波士顿,东亚……就这样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大概超过巴赫、铃木、穆蒂能够想到的。历史及生命,纤细而微妙。
      坐下之后,在upper balcony俯瞰全体乐队和合唱队的我,一边听着穆蒂的演绎,一边却无法放下对这种纤细及微妙的惊讶、感叹。
      B小调弥撒是巴赫生前编订完成的最后一部作品(赋格的艺术没有写完),和其他许多作品不同,这部恢弘的弥撒不是委约之作(尽管其中部分段落是以前委约而写)。和他晚期其他经典,如平均律键盘、哥德堡变奏、赋格的艺术……一样,这是巴赫代有总结性意义的作品。他不是为他人而写,而是为自己,为充分展现音乐精妙的数学性而写。他把天主教拉丁弥撒的形式进行改装,加入路德宗的许多元素,令两者非但不对立,而能够相容。他生前从未想过B小调弥撒能被上演,更不会想到它会在西方音乐史上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当然,即使伟大如B小调弥撒,也只是我们现在所知的巴赫的一部分。它的生命是幸运的,海顿、贝多芬都曾获得乐谱,手稿又经CPE巴赫改订过,因此流传于世。我们也许永远无法把握一个全方位的巴赫,因为他的一大部分创作始终隐而不现,也许注定了要被历史埋没。但谁又能说,被历史埋没的,一定是等而下之的、粗糙的、错误的呢?一切皆偶然。时间也未必就是最终的判定者。
      穆蒂指挥巴赫也相当不错。芝交的演绎相当有板有眼,没有过分的戏剧性,沉稳,把持有度,如同见到一个我未曾见过的芝交。

Labels: ,

Friday, April 12, 2013

CSO现场(125):亲密:艾默生四重奏



Janácek String Quartet No. 2 (Intimate Letters)
Berg Lyric Suite
Schoenberg Verklärte Nacht, Op. 4

Emerson String Quartet
Paul Neubauer viola
Colin Carr cello
Julia Bentley mezzo-soprano

      艾默生四重奏自1976年成立以来,人员从未变动过。Eugene Drucker, 和Philip Setzer轮流担任第一和第二小提琴,Lawrence Dutton的中提琴,和David Finckel的大提琴。就在今年,大提琴Finckel将离开四重奏团另谋发展,Paul Watkins将取而代之,成为新的大提琴手。一个团体能够坚持如此长时间,并且在四重奏领域始终保持霸主地位,殊为不易。
      今天的曲目也有意思。亚纳切克的第二号弦乐四重奏,又名亲密信札,献给他生命中最后十年的缪斯女神,有夫之妇卡米拉·斯托斯洛瓦。虽然遇到25岁的卡米拉时,亚纳切克已经63岁了,可柏拉图式的、更多是亚纳切克单相思式的爱情持续了十年,卡米拉激发了作曲家最为旺盛的创造力,耶奴发之后亚纳切克几乎所有重要作品,都在这个期间完成。二号弦乐四重奏正是献给这段感情的,也是亚纳切克最后的作品。完成后不久,斯托斯洛瓦夫妇应邀来到亚纳切克居住的乡村渡假,在一同去山中寻找卡米拉走失的幼子时,亚纳切克身染肺炎,很快辞世。
      同样,贝尔格的Lyric组曲也是记念一段婚外情:他和一位捷克实业家的妻子。现代主义作曲法已经够繁琐的了,可贝尔格还在这组组曲里玩了许多数字游戏,暗示着他对情人的不渝之恋。写于20年代的谜语直到70年代晚期才被人破解。说实话,音乐本身并不吸引人,费那么多心思,的确够热情,但也太私密了。
      贝尔格的老师的早期杰作,升华之夜,同样是讲述爱人间的絮语,听起来就动人得多。勋伯格的弦乐六重奏版本,其丰富的质感丝毫不亚于管弦乐版本。当然,和前两部作品不同,这首曲子大概不带有勋伯格自传色彩,而是他对恋人不离不弃的情感的渲染。
      不知道这样的安排,是否因为弦乐四重奏特别适合于表现私密性质的情绪,还是暗含着对于艾默生四重奏将近30年来亲密无间合作的一种告别?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Labels: ,

Monday, April 08, 2013

CSO现场(124):Aimard的德彪西



Debussy Preludes, Books 1 and 2
Pierre-Laurent Aimard > piano

      德彪西的前奏曲集,是我最早接触古典音乐唱片之一。演奏者(当然)是米开兰杰利。因为听米版的比较多,当法国钢琴家Aimard的演绎开始,立刻就让本来风格较为固定的德彪西也有了多元的色彩。
      Aimard大概是目前能够在音乐厅里听到的最棒的德彪西诠释者之一。他的风格相对比较柔和,没有米开兰杰利那样硬朗,但在强音重调部分,其淋漓与浓郁也不让后者。他把德彪西的速度掌握得更为舒缓,吟唱的感觉更强一些,这可能跟他自身气质有关。我听过Aimard演奏的其他作品,这种诗意的吟唱性始终在他指下流淌。

Labels: ,

Friday, April 05, 2013

CSO现场(123):大气王羽佳



Dean Ampitheatre
Prokofiev Piano Concerto No. 3
Nielsen Symphony No. 5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
Sakari Oramo > conductor
Yuja Wang > piano

      Sakari Oramo今天的表现比2011年给我的印象好。当然,和Nielsen的第五交响乐本身的质地有关。气势出来了,表达也通透,Oramo的实力还是不错的。特别出彩的是打击乐部,处理很大胆。
      但大概没有任何人能够抢王羽佳的风头。这个26岁的小姑娘,脸上稚气未脱,行事演奏却很有自己的一套,让人过目不忘。impressive。挑染的短发、露肩的紧身上装、短裙、黑丝袜,上台鞠躬如闪电,猛一看以为来了个摇滚女青年。但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协的旋律一上手,立刻就感觉不俗,越听越觉得沉着、成熟,和脸上的稚嫩完全不是一个人。
      很少在芝交遇到这样的情况:钢协的第一乐章刚结束,观众就掌声雷动。几年前听Bronfman时有一次,拉赫第二,但也就是一个观众实在控制不住激情。王羽佳不是,一大片观众情不自禁地在乐章间拍手,真是难得一见的场面。演奏结束,满场都是起立鼓掌的。王羽佳只返场了两次,但每一次间隔都超长(也没见过那么不给面子的),观众们还站在那儿热情不减。我想到上一场的小巴伦博伊姆,差别也太大了。
      王身上有种北京姑娘的大气,不拘小节,不事拘泥。但她既有特立独行,更有严谨的控制,这就比单纯的炫耀技巧更为重要了。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协既有欢快如飞的快板,也有沉静如流水的行板,能完成不容易,能有控制则更难。
       想到除了实力之外,性格气质也决定了一个钢琴家是否能够赢得市场。王羽佳在新生代中个性如此突出,恐怕也是经纪公司着力打造她的一个因素吧。

      (今天是下午1:30的音乐会,上午接到一个offer,恰好今天是申请spring quarter毕业的最后一天,让已经放弃6月毕业念头的我好一阵忙乱。可能因为脑子还在紧张状态,下午的芝交演出竟毫无困意。)

Labe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