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石斋

Wednesday, April 17, 2013

CSO现场(126):巴赫·波士顿



Bach Mass in B Minor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Riccardo Muti > conductor
Eleonora Buratto > soprano
Anna Malavasi > mezzo-soprano
Saimir Pirgu > tenor
Adam Plachetka > bass-baritone
Chicago Symphony Chorus
Duain Wolfe > chorus director

      生命中总是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链接。
      上一次听巴赫的大型声乐作品,是两年前的波士顿。我在哈佛燕京查资料,抽空买到BSO一场演出,是巴赫的马太受难。当时的指挥是日本人铃木雅明(Masaaki Suzuki)。开场时铃木借“受难”一名,将本场演出献与刚刚发生的日本海啸的受害者,并提议全体起立,为死难者默哀。我记得,那时候因为赶上一年一度的国际马拉松,波士顿旅馆价格超贵。
      昨天(4月16日)是穆蒂指挥芝交演出巴赫B小调弥撒的最后一场。演出前穆蒂同样借助“弥撒”的主题,向波士顿415马拉松爆炸案中的受害者致哀。同样,全体观众和演员,为死难者起立、沉默。当时我还不知道,三位确认的死者中,竟有一位中国留学生。
      更为吊诡的是,就在最近,我初步确定,未来的一年大概会在波士顿度过。
      以这种沉重的方式,巴赫,我,波士顿,东亚……就这样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大概超过巴赫、铃木、穆蒂能够想到的。历史及生命,纤细而微妙。
      坐下之后,在upper balcony俯瞰全体乐队和合唱队的我,一边听着穆蒂的演绎,一边却无法放下对这种纤细及微妙的惊讶、感叹。
      B小调弥撒是巴赫生前编订完成的最后一部作品(赋格的艺术没有写完),和其他许多作品不同,这部恢弘的弥撒不是委约之作(尽管其中部分段落是以前委约而写)。和他晚期其他经典,如平均律键盘、哥德堡变奏、赋格的艺术……一样,这是巴赫代有总结性意义的作品。他不是为他人而写,而是为自己,为充分展现音乐精妙的数学性而写。他把天主教拉丁弥撒的形式进行改装,加入路德宗的许多元素,令两者非但不对立,而能够相容。他生前从未想过B小调弥撒能被上演,更不会想到它会在西方音乐史上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当然,即使伟大如B小调弥撒,也只是我们现在所知的巴赫的一部分。它的生命是幸运的,海顿、贝多芬都曾获得乐谱,手稿又经CPE巴赫改订过,因此流传于世。我们也许永远无法把握一个全方位的巴赫,因为他的一大部分创作始终隐而不现,也许注定了要被历史埋没。但谁又能说,被历史埋没的,一定是等而下之的、粗糙的、错误的呢?一切皆偶然。时间也未必就是最终的判定者。
      穆蒂指挥巴赫也相当不错。芝交的演绎相当有板有眼,没有过分的戏剧性,沉稳,把持有度,如同见到一个我未曾见过的芝交。

Labels: ,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