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石斋

Sunday, October 28, 2012

CSO现场(106):庄严弥撒




Beethoven  Missa solemnis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Bernard Haitink > conductor
Erin Wall > soprano
Bernarda Fink > mezzo-soprano
Anthony Dean Griffey > tenor
Hanno Müller-Brachmann > bass-baritone
Chicago Symphony Chorus >
Duain Wolfe > chorus director

      我从没注意过这样一个细节:在贝多芬最著名的这幅肖像中,他手里拿的乐谱正是《D大调庄严弥撒》。这幅作品创作于1819年,贝多芬48岁。此时的贝多芬已接近完全失聪,正开始写作庄严弥撒。为什么要敲打命运之门的、高傲的革命者,会转而用极为严谨的态度创作一首宗教音乐?历来的解释很多,不过是各自根据自己的需要说话——要怪就怪贝多芬不能被贴上一个简单的标签。
      但是有一点很明确:这部被认为无论在贝多芬作品系列中,还是历史上所有弥撒作品中,都堪称伟大的《庄严弥撒》,其实并不是写给教堂唱诗班的。那种对所有乐部、独唱者的高难技巧要求,其配器规模和超长篇幅,都非教堂乐手所能驾驭。因此,从功能而言,庄严弥撒既是宗教的,也超越于宗教。
      也正因此,这部作品由作者指挥,在维也纳公演时,不能演出全部五经,而且不能冠以弥撒之名——因为教会不允许在剧院上演宗教音乐。贝多芬用《带独奏和合唱的三大圣歌》的名字,演出了其中的慈悲经、信经和羔羊经。这次演出(1824年5月7日)又是音乐史上的一大轶事——可惜和贝多芬肖像一样,我以前并不知道它和庄严弥撒的关联——贝多芬指挥结束,完全听不到他背后现场观众如雷的掌声,直到乐手拍拍他的肩膀,让他转过身。
      海汀克、芝交的独奏和协奏、四位独唱及芝加哥交响乐团合唱团,每一位的表现都不错,可谓强强搭配。我是第一次听这首曲目,说实话,感觉既异样,又很难消化。

Labels: ,

Friday, October 26, 2012

CSO现场(105):Vanska的勃拉姆斯给人惊喜



Brahms Double Concerto
Brahms Symphony No. 1
Schulhoff Second movement (Zingaresca) from Duo
  for Violin and Cello [ENCORE: 10/19]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Osmo Vanska conductor
Renaud Capucon violin
Gautier Capucon cello

      本来是海汀克指挥的,又是临时取消。救场的是明尼苏达交响乐团音乐总监,芬兰人Vanska。曲目没有换,依然是海汀克选定的勃拉姆斯。第一次听/听说Vanska,颇有惊喜之感——并不是因为降低了期待,而是的确又知道一位很有实力的指挥。
      Vanska的指挥履历从欧洲开始。90年代,他曾担任冰岛交响乐团和BBC苏格兰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2003年以来,一直受聘于明尼苏达交响乐团,因为提升了乐团的质量,屡获续聘,目前明尼苏达已和他签下2014-15演出季的合同。
      他的指挥风格,感觉既有充沛的活力,又具备相当的节制。其棒下的晚期勃拉姆斯,性格显得格外鲜明,完全没有我过去感到的挥之不去的贝多芬阴影。第一交响乐本身与贝多芬很有关系(勃氏突破贝多芬交响乐的第一次尝试、有许多向老贝致敬的元素、与贝五相同的调式),但Vanska能把勃一自身的性格表现得如此突出,让人惊叹。
      今天法国Capucon兄弟的大小提琴组合也很出彩,勃拉姆斯双协奏曲的特质发挥得很不错,两琴的配合、对话性很强。加演曲目是捷克作曲家Schulhoff的作品,难得一闻,有趣。
      Terric的座位第一次让我觉得不舒服了,尤其是上半场的双协奏曲。独奏的声音向后,打击乐部则扑面而来,的确显得有些错位。
   

Labels: ,

Monday, October 15, 2012

CSO现场(104):佩莱西亚独奏



Murray Perahia > piano

Haydn  Sonata in D Major, Hob. XVI:24
Schubert  Six Moments Musicaux, D. 780
Beethoven  Sonata in C-sharp Minor (Moonlight)
Schumann  Faschingsschwank aus Wien
Chopin  Impromptu No. 2 in F-sharp Major, Op. 36
Chopin  Scherzo No. 1 in B Minor
[encore]
Brahms Intermezzo in C Major, Op. 199, No. 3
Schubert Impromptu in A-flat Major, D. 899, No. 4

      过去的一周,借着莫言获诺贝尔奖的由头,勾起不少人谈文论艺的兴致。我也荒废了不少时间在发帖回帖上,却没有静下心去读一本作品或者听一首曲子。周日的钢琴系列第一场,佩莱西亚,算是正经的赏析活动。
      这是第二次在芝加哥听佩莱西亚,但是是第一次听他的独奏。技巧啦、经验啦可以不去说了,首先让我有点讶异的是曲目的安排。从海顿开始,进入舒伯特,再回到月光下的贝多芬,接着转到舒曼,收尾于肖邦。作品创作时间的跨度不长,但却几乎涵盖19世纪最重要(或许也是整个欧洲浪漫派最具代表性的)几个钢琴作曲家(若是把海顿换成李斯特就齐了)。这种安排很有挑战性,只有把这几个作者都吃透才敢如此吧。艺高人胆大。
      总体来说,下半场弹得更出彩,个性也更突出。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最后的两首肖邦。可能这是我听到的最强悍有力的肖邦了,佩莱西亚的诠释绝对是创造性的,完全舍弃了通常肖邦作品中的细腻柔软,展现出一位硬朗果决的形象。
      突然想起大胡子拉杜鲁普,鲁普看着粗放,但手下却极细腻;佩莱西亚看上去一派绅士书生的样子,却能把肖邦弹得风起云涌。两位的风格和形象正好是反着的。
      本演出季的钢琴系列很对我胃口,已经订了下一场席夫的平均律,希望CSO继续提供学生票啊。


Labe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