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石斋

Saturday, December 08, 2012

CSO现场(113):Petrenko艺惊四座



Elgar  Cockaigne Overture (In London Town)
Barber  Violin Concerto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 10

Vasily Petrenko > conductor
Robert Chen > violin

     本场演出是俄罗斯指挥Vasily Petrenko在芝加哥的首次亮相。反响相当好,完全得到了芝交观众的认可。下半场肖10终了,观众几乎全体起立,为他鼓掌叫好。这位36岁的年轻指挥,未来的道路可谓一片光明。
     Petrenko生于列宁格勒(芝交节目单上写“圣彼得堡”,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就学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Ravil Martynov,另外也跟CSO的常客、 Esa-Pekka Salonen学习。(他能够登台芝交,是否有Salonen的推荐,就不得而知了)。1994年起就同时担任圣彼得堡歌剧芭蕾舞剧院与圣彼得堡国家学院的指挥。10年后转去英国利物浦发展,成为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最年轻的首席指挥,令乐团景况大大改善,现在他已经与乐团续约到2015年,头衔也成了Chief Conductor。
      Petrenko这次安排的曲目有非常明显的意图:一首英国作品,一首俄罗斯作品,这是他最擅长的两个领域,也表明其成长轨迹。一首美国作品,算是用来给美国市场交投名状。三首曲子都属于动听一类,色彩明丽,气势通达。Petrenko穿黑色短领套装,不系扣,露出里面的白衬衫,即透着随性,有有点青年的叛逆。指挥动作果断、表达明确,对重点刻意强调,有时稍显紧绷。对肖斯塔科维奇的表现尤其到位,当然这也是芝交强项所在。

      看着芝交节目单中对于肖10的介绍,我觉得美国人对肖斯塔的认知实在已经固化得无以复加了。所有有肖斯塔的音乐会节目单,你都能找到斯大林的名字,斯大林就像肖斯塔科维奇的影子,永远伴随着肖的接受史。这种对政治的反复强化,一方面限制肖斯塔的可能性——若没有斯大林,肖斯塔就不是肖斯塔了么?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则强化了意识形态优越感。不少人一直在寻找中国的肖斯塔,可惜他们能找到的不过是艾未未之流。新闻里看到莫言已经到瑞典了,莫言不上这套,奈何?

Labels: , ,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