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石斋

Saturday, February 04, 2012

CSO现场(89):工业时代的暗黑色


[Mason Bates 与穆蒂]

Honegger: Pacific 231, Mouvement symphonique No. 1
Bates:  Alternative Energy   [CSO Commission, World Premiere]
Franck: Symphony in D Minor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Riccardo Muti: conductor

    为人熟知的Franck的D小调,穆蒂调度起来当然游刃有余。所以我更感兴趣的是上半场两首作品,它们充分展示了他广阔的诠释领域。对现代派同样具备高超的驾驭能力,让我对穆蒂的理解一新。
    前两首作品,皆以工业时代音响特质为主题,创作时间相距约90年,恰好是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生产活动的速写。法国人Arthur Honegger在1923年写成Pacific 231,描述的是火车头启动到奔跑时的生动画面。短短6分钟的交响曲,质感强烈、丰富,旋律与节奏精密,活力四射,展现20世纪初人们对机器的崇拜和迷恋。他自己设定的最后场景是这样的:“……好像一列载重300吨的火车以120英里的时速划过黑夜。”的确,在乐曲高潮,除了对力量的顶礼膜拜,音响表达的更多的是压迫感,色调并不是明亮的。
    35岁的美国当代作曲家梅森·贝茨(Mason Bates)在同辈人中颇为突出。他目前是CSO的驻团作曲家。刚刚完成的这部四乐章《替代能源》是CSO委约之作。里面有他擅长的交响乐与电声的结合,也很清晰地带着格拉斯、亚当斯、赖克等人的影响。作品借能源这个视角,探讨工业时代后人类的走向,融合了表现、幻想、怀乡等各个主题,很有可分析性。
    第一乐章,“福特的农场,1896”。小提琴略微展现了美国中西部风情主题,打击乐部就占据主导,带领人们进入19世纪末期火热的机器工业时代。我查了一下,1896年是亨利·福特制造出第一辆四轮汽车那一年,而他在17年前就已经离开了成长的农场。标题中的农场,是否暗示农业到工业的一种转变?
    第二乐章,“芝加哥,2012”。这个场景设定在费米实验室——当然费米实验室实际并不在芝加哥。贝茨大量使用了他在实验室现场录下的粒子对撞机运行时的声响,借助扩音效果,好像整个音乐厅就是对撞机,而我们则是里面某颗粒子。核电时代的能源主题,延续了机器时代的兴奋和新奇,带流行音乐特征的节奏和旋律,渲染出的仍是赞叹的色调。
    第三乐章,“新疆省(Xinjiang Province),2112”。此时的色彩则抽象、冷漠和孤寂。这是四个乐章中作者唯一没有给出具体指向的“能源”。百年后的能源当然超出我们的想象。整体格调上,作者想表达的是,在可预知未来,人类要面对后工业时代的蛮荒和绝望。
    第四乐章,“雷克雅未克,2222”。作者想象那时的冰岛已经成为热带雨林,暖化的地球让冰岛的水滴都带着粘稠的质感,配合背景中的鸟鸣,我们仿佛重新回到田园牧歌的时代。一切重归简单宁静,“远处的部落声音呼唤着点燃火堆——那是我们最初的能量之源。”我觉得到了最后乐章,作者的人文情怀和历史观算是充分表达出来了。当然,有点像某种类型的好莱坞科幻:毁灭之后的重建,历史的循环,happy ending。
    第三乐章的意涵最有趣。作曲家认为2112年的新疆——“中国能源工业的重要基地”——代表着我们“黑暗的未来”,他写道:“在这片怪诞的荒原上,寂寥的长笛悲剧性地吟唱着扭曲了的提琴旋律,梦想一个被遗忘的自然世界。”这样一种暗黑色和Honegger在90年前的那种暗黑色,其实颇有关联,可以说都是人对不确定力量的畏惧。在Honegger的时代,这种畏惧被对大机器的审美所掩盖,只借着高潮段落有所流露;在今天,则是老生常谈的历史预言:未知的力量会颠覆我们留恋的美好自然。把新疆说成省,多半是笔误,不过未必不会是历史演化的方式。借着这一思路,可以想象边疆的深层转变:多元性无可避免地被销蚀统一于单向度。不再有边疆,处处是边疆。很有批判理论的味道。
    贝茨此曲据说特意为穆蒂所做,因为正是聆听了穆蒂去年指挥CSO的柏辽兹幻想曲,才使作曲家决心将多年来萦绕心头的构思付诸实践。穆蒂当然不负所望,把作品的戏剧性表现得淋漓畅快。芝交的打击乐部,得益于工业世界的独特主题,在本场演出中大放异彩。

Labels: ,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